•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附燕新小】悠悠书声意 深深语文情——一年级语文组周周赛课微教研活动实录

浏览数量:293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4-04-10      来源:本站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三月,我们再一次携一缕春日的暖阳,凝一份教育的真情,从教研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为进一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互学共研,在反思中进步,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一年级语文组开展了教研活动。一年级组的老师们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成长。

饮水思源难忘挖井人

       汤欣悦老师执教《吃水不忘挖井人》,以学生课前讲述《饮水思源》的成语故事,带领学生走进沙洲坝小村。在汤老师的悦耳范声中,学生们快速了解故事的人物、地点、原因及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汤老师以朗读、识字教学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是一句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又是多么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话。多少年来,当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当我们放声歌唱幸福的时候,就会想起我们伟大的领袖。在这节课,学生们成为了时空探险者,他们通过时空旅行去探索沙洲坝的历史秘密,一起解密历史线索。

640.jpg

“识”之有法  “读”有妙趣

       庆芸老师带领一(6)班的孩子们给大家展示了一节阅读课《小公鸡和小鸭子》。庆老师精心设置情境,以读促学,孩子们俨然变身成一只只小公鸡和小鸭子。孩子们在声声朗读中,激发联想,结合生活实际去识字,依据字理去识字。庆老师活泼轻快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他们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欢喜。春风迟迟,暖意融融,庆老师的课堂让孩子们充分和语言接触,迈着春的脚步,润物无声,静待花开。

640.jpg

教有所思

汤新悦:

      今天的课上,我将随文识字融入整个课堂,让孩子们能在感受情境中自然而然的识字。并且多形式识字的方法也加强了学生对这个字的记忆。同时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不断改进:首先,在今天的课堂中,我没有充分放手给孩子们。教师作为学校学习知识的脚手架,应该要充分信任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与自我发言时间。其次,在课堂中,一定要再三强调孩子们的坐姿与写字姿势,这些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在低年段不纠正好,将来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孩子。再次,语文教学中最应注重字词与课文语境的联系,不能为教字而割裂语境。学生学字、词、句子都应该与课文情境紧密联系。最后,握笔姿势是学生写不好字最主要的原因,大多数孩子的握笔姿势都有问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将握笔姿势的小口令日复一日的带学生练习,让孩子能真正做到“不握好笔,就不动笔写字”。

庆芸: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教学中,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熟字加一加,有的换偏旁,有的编字谜,形式活泼多样,学生记忆深刻。在写字环节,在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占格后,重点笔画做了提醒,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学生都能认真书写每一个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学生都乐于表演,跃跃欲试,有的孩子都加上了动作表演,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3、不足之处

      (1)人物对话的语气,学生角色体验不到位。

      (2)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待于提高。

      (3)学生发言声音不够响亮。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课本剧的表演,做到学生真正和文本对话。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最后,教科研王威主任对本次课程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要求。她鼓励老师们要让孩子充分地在课堂中去读起来,去演起来,让孩子喜欢语文课,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

专家指导静心品真谛

       课后,有经验的教师们从写字、朗读、识字三部分对本次课程进行指导。首先指出一年级写字需要循序渐进,依据低段不同学期设置阶梯性目标。一年级上学期要重视坐姿和握笔姿势,强调“不正确不写字”,呼吁全科老师共同指导,家校合作协调,意在一上培养学生有田字格意识,能够有运笔痕迹,书写大小适中。目前一年级学生在本学期能够学会运笔,把握汉字整体形状。到了二年级学生应当能够掌握合体字正确比例,做到书写能明显区分宽窄、高低。

       其次一年级课文内容较简短,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获得朗读知识。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教给他们基本的朗读方法,告诉他们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要有自然的停顿。另外,还应该从重音、节奏、停连等方面来做指导, 语句里有了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抑扬顿挫搭配得当,听起来就更富有音乐美,更能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语气。

       最后课文识字需关注引导学生思考,避免教师“填鸭式”讲述式识字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利用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进而课堂设置贴近学生学情的问题,做到师问有意义的问题,生答有价值的回答。

       为了让新老师迅速成长,优化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有经验的教师精心备课,示范教学,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示。

深耕识字课堂,同课异构共成长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

       第一节课由李静文老师执教。李老师带领学生欣赏一张碧绿的荷叶图,看着那一池碧绿的荷叶,我们听课者和学生都仿佛置身于那一片荷塘中,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增加了学生对荷叶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样子。

       在这堂课中李老师创设了多种途径的读,有个别的读、齐读、带动作表演读等,达到了以读悟情、以读带讲的效果。同时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着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着生机勃勃的荷叶,体味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心情。

       在整堂课的过程中,李老师始终关注着每一位孩子的课堂状态,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提问,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她利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让孩子迅速调整自身状态,师生配合默契,同时从捧书的姿势、坐姿、写字姿势的进行指导,让孩子对听说读写的规范有了具体化的认识。

640.jpg

       第二节课由刘艳老师执教。刘老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文本,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设计了丰富生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得投入,学得轻松。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通过自由读、个人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以及通过做小蜻蜓动作表演读,创设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整堂课轻松愉悦,学生仿佛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一起享受快乐心情。刘老师那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亲切的笑容和自然的教态仿佛夏天里一股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使整个课堂爱意浓浓。

       写好汉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刘老师在写字教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引导学生对生字“朵、机”的结构、笔顺进行分析,并重点观察部首“几”在不同生字里的不同写法,使学生学得轻松。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过渡自然,板书设计图文并茂。相携教研路,复得满载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践行与反思,坚守课堂主阵地,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

640.jpg

       本次集体教研,全体一年级组结合两位教师的课堂实况,总结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旨在提升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在集中识字环节,老师特别要关注孩子发音的准确性,尤其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区分,对于舌位的把控也需细致入微。而在随文识字方面,老师们注重将字形、字词与语境中的词语理解相结合,使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同时,老师们还通过课堂片段的深层剖析,巧妙地利用字形结构的特点和字形部首表义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字形字义的把握,为后期学习部首查字法做好了铺垫。而随文识字将字形字义与阅读鉴赏巧妙结合,让孩子产生共情,培养他们阅读鉴赏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共促学生发展。

       向下扎根,向上繁茂。此次晒课不仅展现了老师们的教学风采和锐意进取的教学智慧,更进一步带动了教研的氛围。钻坚仰高,笃行致远,教研的路上,我们追求专业,共同努力,以高质量的教促进高质量的学。一年级全体教师以此活动为契机,在活动中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22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佘冲街1号
 12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