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64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4-03-01 来源:本站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2024年2月25日,四(1)班的热心家长和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元宵活动。
汤圆作为元宵节的传统美食,寓意团团圆圆,深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在几位妈妈们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包汤圆。孩子们齐心协力,很快美味的元宵就制作好了。随后孩子们自己动手舀元宵,将舀好的元宵放在桌子上,与同伴们一起品尝着热气腾腾、美味可口的元宵。
烹饪课结束后,四(1)的孩子们这样说:
宋浩楠:今天老师带我们上了一堂期待已久的烹饪课。来到了烹饪教室,我第一眼还以为教室很小,走进去像一幅油画映入眼帘。先是一台台电磁炉,再往里走就是桌椅、水池、烤箱、空气炸锅……,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坐在椅子上看着空气炸锅里的烤肠,我以为只要烤15分钟,可等一位同学烤完,阿姨走过来问:“烤了多少时间?一定要20分钟”。“啊,20分钟,我们才烤15分钟”。说完阿姨就飞快的加了5分钟,叮~~烤好了,我也来到了餐桌旁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我一看到土豆丝就一直夹,直到夹满为止,我夹了一根香肠,哇塞!真Nice呀,吃到嘴里像吃了一百只烧鸡一样满足!又夹了肉圆和汤圆,肉圆还行,不过汤圆嘛,嗯——我知道为什么汤要少的多了,因为皮厚肉薄。这次烹饪课让我们学习了汤圆、烤肠、披萨的做法,也让我们看到平时妈妈们在家做饭的辛苦,以后回家我们也要多帮着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岳杉:烹饪对我来说是一种创造和享受的过程。他让我更深入的理解了生活的细节,也让我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每一次的烹饪都是一次新的旅程,我期待着每一次的挑战和收获。
吴旖欣:到了学校,上到第二节课,一下课,就有同学在教室喊:“老师说,下节课可以去烹饪教室包汤圆!”我听了,也很开心。到了烹饪教室,我去包汤圆,有里面的豆沙。我看着豆沙陷入了沉思:这难道是直接揉吗?正当我准备动手时,面前出现了一团白色橡皮泥,我摸了一下,发现不是橡皮泥,我又突然想到了汤圆就是外面一层白,里面才是馅。做好了,准备下锅,期间我去看了其他组,发现有意大利面、披萨、烤肠、火龙果、橙汁、香蕉、橙子、梨子、鸡肉、土豆丝……我汤圆做好了。
张灯结彩迎佳节,欢天喜地闹元宵。通过学习本次课程,同学们体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动手能力。
Copyright © 2022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佘冲街1号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