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附燕新小】读好玩的“书”,探无尽的“趣”——记三年级语文组周周晒课

浏览数量:26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12-15      来源:本站

冬日暖阳,

缓缓生韵,

精彩课堂,

再绽芳华。

       为落实新课标为指导,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整合语文课程内容,促进学习方式变革,12月13日上午,我校每周一次的校级教研如约而至,三年级语文组继续开展周周晒课活动。

一、足履实地  行一段求索路

640.jpg

这本大书读不完?

       本周,由吴雯雯老师执教《读不完的大书》第一课时。教学开始,吴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了许多疑问,点燃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导入环节做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翻开大书,一探究竟

       吴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带领孩子们“读”一部特别的书。学生读了课文,凭语感便可知道题目中的“大书”指的是“大自然”,这本大书里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针对书中的内容,吴老师指引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第一自然段找到“世界万物”这个词语回答,围绕这个词让学生在书中找到世界万物的内容,并以同桌互学的方式探讨分类方法。让学生上台分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动物世界,奇妙无穷

       在任务二中,吴老师让孩子们品读第2自然段动物部分,感受大自然这本书的“好玩”。通过联系生活、想象画面、表演、男女生合作朗读等方法,体会描写小麻雀、老鹰和蚂蚁搬家生动的语言,让孩子在朗读中发现作者是先写小动物的样子,再写小动物给人的感受这样的秘密,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着大自然的乐趣,帮助孩子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走进大书,我来续编

       最后,吴老师播放小动物的视频,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交流大自然中各种有趣的事物,并用“ ……,给人 ……的感觉。”的句式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来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群行致远  掬一脉教研香

       课后,三年级组全体成员就吴老师这堂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习,结合教学现象总结教学规律,充分把握了教研活动不仅在活动上,更在“研”上,在“研”的道路上,我们中段教研之花将越开越美,教学质量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李艳老师:

       观摩吴老师《读不完的大书》第一课时,我收获很多。本节课,吴老师以活动贯穿始终,把学习任务大胆地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走上讲台分类,小组互学,完成“生动语言是从读中来,再到读中去”的活动,让学生有真正的学习实践体验。在精讲第二自然段的环节,吴老师先让学生通过品析词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高空盘旋、展翅在滑翔、雄健勇猛、井然有序、勇敢忠贞”来体会麻雀的活泼、老鹰的勇猛、蚂蚁的忠贞,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奥秘。在此过程中,吴老师设计了单句品读、个别读、男女生读、想象画面带上动作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让他们从感受生动到读出生动,读出画面。语文课堂要落实以积累促表达,重积累更重表达。吴老师合理利用短视频,创设表达情境,搭建语言支架,让学生仿说,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和效率,学生的表达精彩纷呈。

刘丹丹老师:

      吴老师执教的《读不完的大书》板块清晰,任务环环相扣。在教学中,吴老师设置了三个不同的任务:认识“大书”,了解内容;品读“大书”,感知趣味;仿写“大书”,表达喜爱。带领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走入文本,感受作者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再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发挥想象,仿写生成。

杜瑾老师:

       这堂课的讲解非常精彩,吴老师的讲解语言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吴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老鹰的雄健勇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氛围轻松、愉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减轻了学习压力。

许振玉老师:

       吴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语文要素,清晰明了,层层深入。由“读一本特别的书”——“读一本好玩的书”——“读一本生动的书”——“读一本美丽的书”。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引导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以读懂大自然这本特别的书。更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去探索大自然的无尽奥秘,和它带给我们的无尽乐趣。

三、教而思  思而进 

       经过研讨,吴老师也认真撰写了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读不完的大书》这篇文章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1.成功之处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从初读课文,了解注意内容,到精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趣”,都在引导学生自读自学,小组合作,以汇报交流的形式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效果不错。

2.不足之处

由于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有些锻炼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的活动,完成得不够到位。

3.改进措施

(1)教学中,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后,应重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后,谈感受,再把感受读出来,感情朗读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2)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想象,然后再学会领悟语言,细细品味语言,生发感情,让学生入情入境,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君子之于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三年级语文组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汲取了营养,点燃了智慧。这样的群策群力的备课活动让老师们对教学前景信心满满。以授业解惑之心,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一路走来,一路收获;一路采撷,一路芬芳!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22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佘冲街1号
 12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