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附燕新小】聚梦想 创未来——科技教育联盟签约仪式暨第三届“趣创”校园科技节活动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浏览数量:398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4-05-16      来源:本站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重要精神,5月15日下午,“聚梦想 创未来”科技教育联盟签约仪式暨第三届“趣创”校园科技节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成功举行。

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宋永忠,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葛军,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张翼,南京市科技馆副馆长孙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秘书长吉春鹏,南京市燕子矶新城指挥部指挥长周华山,栖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倪天华,栖霞区政协科学技术委主任、科技局局长盛艳,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强,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李荣志,南京邮电大学机器人创新基地教练博士朱博,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办事处主任程海博,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孔娟,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欣,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向忠莅临指导,共同为学校科技教育联盟启动仪式揭幕。本次签约仪式由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向忠主持。

48.jpg

一篇章:星

49.jpg

PART 01


仪式开始前,在张文艺校长和小学部韩学红书记的陪同和介绍下,与会嘉宾领导一行实地参观了学校雏燕科技馆、人工智能教室、科创教室、诚朴星舞台、空中花园、尔雅书院等场所,观摩了机器狗、机甲战士、无人机、无土栽培等科技类课程展示以及AI技术赋能下的创新课堂,并与孩子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走进校园的时候,就被浓浓的科技气息所感染。校园内一步一景,优美的环境创设、先进的室场配备、浓厚的文化氛围,涌动的智慧思考都赢得了各位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趣创”教育理念下儿童多元发展与成长的蓬勃呈现,也让大家对学校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寄予了更多美好的期望。

第二篇章:星耀科

PART 02


学校报告显特色

作为南师附中办学联合体成员校之一,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党支部书记、校长韩学红代表学校作工作汇报,以《从启蒙到奠基:让儿童创造着长大》为主题,围绕“从启蒙到奠基,学校发展目标明确;从规范到趣学,教学改革行动扎实;从品质到品牌,特色活动成效显著” 三个方面向与会领导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课程建设、教师队伍、主题活动等情况,并详细分享了学校人工智能特色赋能文化环境创设和教育教学变革的做法和经验。

60.jpg

61.jpg

儿童展示显活力

学校是儿童创造的天地,科技节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探索科技的舞台,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创造中成长。在趣创成长营探索行动中,四(1)班张雅婕同学以自己学编程的经历与故事告诉大家,编程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三(1)班朱彦泽和爸爸的讲述更是展现了家庭教育的力量,一个个奇思妙想,一件件亲子创作,将科技的种子悄然种在了儿童的心田。

62.jpg

63.jpg

无论是三(6)班“火诚朴”和三(7)班“木雄伟”设计的行星小屋,还是小小发明家们的创意作品,都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他们思考的成果,更是他们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期待。艺术节目《舟行天下》的表演更是以“舟”字的演变和发展,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碰撞与融合,让在场来宾沉浸在汉字的深厚内涵里,畅想在科技的无限创造中。

64.jpg

69.jpg

73.jpg

联盟揭牌启新篇

为达成以“联动”实现“贯通”,展开联合教研、共享优质资源,共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与高校科教资源有机衔接的目标。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与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和南京科技馆四方顺利签约揭牌。

75.jpg

76.jpg

栖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倪天华为南京邮电大学机器人创新基地教练朱博博士颁发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科技副校长聘书。

77.jpg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宋永忠理事长,南京市教育局潘东标副局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葛军书记,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张翼书记,南京科技馆孙强副馆长,南京市燕子矶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周华山指挥长,栖霞区教育局倪天华局长,栖霞区科技局盛艳局长、燕子矶街道办事处程海博主任,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张文艺校长共同为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科技教育联盟开启启动仪式。

78.jpg

专家指导展未来

南京市教育局潘东标副局长进行了专题讲座。潘局长从时代背景和国家政策导向出发,强调把握教育科研的一体化培养战略的重要性,指出学校教育要把握人工智能金钥匙,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并鼓励学校积极进行数字化发展的转型。潘局长以“回归学习的本质、打破学科的壁垒、提升教师的操作技能”为关键词,勉励教师不断学习,从书本的二维走向生活的三维,沿着世界走向生活,涵养人工智能素养。讲座中,潘局长高度肯定了学校不断探索技术场景视觉下儿童智慧生长的创新路径,更对栖霞区教育局实现校企融通、家校融通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树立教育特色发展的典型表示赞扬。

79.jpg

江苏省青少年科协理事长宋永忠作专家点评。宋理事长用四个“新”表达了对学校的印象,特别肯定了学校的“趣创”办学理念,他认为,以系统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发展特色,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作为抓手的实施路径完全符合新时代新要求,并表示江苏省作为科技大省,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创新的实力,担当着全国科技创新重要推动者和引领者的责任,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协会不遗余力联合社会力量服务学生科技素养的提升。宋理事长衷心希望学校与协会携手合作,共建共享优质的科教资源,培养出具备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倡者,为建成科技强国科技强省贡献力量。

80.jpg

栖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倪天华作总结讲话。倪局长肯定了“校-校-馆-会”四方合作的做法,指出这是谋划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对于推动栖霞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意义。倪局长表示,栖霞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做好“三个坚持”,努力实现全区科学教育工作新突破,展现新成果。

一是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共同推进。鼓励更多基础教育学校创新科学教育课程设计,丰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扩大科学教育资源供给,努力为南京市科学教育贡献栖霞力量。

二是坚持构建好科学教育的活动阵地。要持续发挥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普及性功能,做到科学普及的“全覆盖”和科技创新的“高引领”两不误。

三是坚持为科学教育发展提供支撑保障。通过加强扶持指导、加大科研投入、促进多方联动等形成立体式科学教育新模式,努力培养更多的青少年创新人才。

81.jpg

专家讲座导航程

作为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科技副校长,朱博博士向与会的家长作了《AI已来 AI未来》的专题讲座。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的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朱博士从教师怎么做,家长怎么做,小朋友怎么做三个方面给予一一解读,并与家长进行了交流互动,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82.jpg

与此同时,场外的科技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乐趣和创意的科技盛宴。在科技大篷车里,孩子们亲身体验着科技的魅力,欢笑声和赞叹声此起彼伏。在诚朴星舞台上,精彩的科技秀吸引了众多孩子和家长的目光,他们共同感受着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而在趣创园里,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科技作品,分享着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彼此间的交流和互动更是加深了他们对科技的理解和热爱。整个科技节活动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娱乐平台。


83.jpg

PART 03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科技教育联盟的顺利签约,给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必将为栖霞区基础教育科学教育注入强劲活力。相信在各级政府、高校、场馆及行业协会的通力合作下,栖霞基础教育的科技教育一定会加速跑起来,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84.jpg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22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佘冲街1号
 12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