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附燕新小】聚焦智慧课堂 助力师生成长——专家指导智慧课堂研究活动

浏览数量:196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4-03-17      来源:本站

       学在当下,接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已经逐步普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AI是大势所趋,各行各业都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变革。学校是未来教学的根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主角,老师们更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探索趣学的教育模式。

       2024年3月13日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以“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趣学课堂”为主题,邀请专家李凌云教授、王宗海教授参与本次活动。李艳老师、张明阳老师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科技的视觉盛宴。

       第一节课是由李艳老师执教的《鹿角与鹿腿》语文课。课堂伊始李老师利用AI语音听说设备,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读词语、读课文。并根据系统的分析结果,及时点评和纠正学生的不足,可谓是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激起了学生的课堂热情,营造出浓厚的朗读氛围的同时,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也很到位。将人工智能合理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化、课堂化、成果化。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激发每一个儿童创造着长大。

640.jpg

       第二节课是由张明阳老师执教的《Is this your pencil》英语课。张老师引导学生用标准的朗读来感受英语的趣味。课文的教学配上AI语音听说设备,让琅琅的读书声响彻教室。小雏燕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倍增,推动学生英语学习力的成长。

640 (1).jpg

       两节课后,南京晓庄学院王宗海教授肯定了老师们的大胆尝试,从四个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一是教师现场采集每个学生的语言,及时关注学情;二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教师的评价具有针对性;三是体现了个体学生学习的真实性,突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四是激发学生个体学习的动力,化难点、痛点为学生学习的支撑点,赋能趣学课堂。同时他还提出三个问题供大家思考:一是什么样的内容适合AI听说课堂,二是怎样组织才能发挥AI听说课堂的功效,三是怎样以评促学,实现互学、助学、共学。

640 (2).jpg

       南京晓庄学院李凌云教授认为两节课突破传统,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授课,很精彩。她指出我们要在课堂中持续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主动进行网络技术的学习,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助教,人工智能如何支持教学?二是助学,人工智能怎样支持学生学习?拓宽学习渠道,校企协同,校家协同,不断开发新功能,从课上延伸到课下,进行准确的数字化分析,从数智化评价、个性化指导、过程实施、追踪反馈、建立学习档案袋,完成数智化教学设计的实施评价,把一些同学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640 (3).jpg

       韩学红书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感谢两位专家对我校教师的指导。我校教师正走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路上,我们会继续关注学生趣学,走进AI、学习AI、驾驭AI。她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提高数智化意识,了解数智化、开展数智化教学,精心设计教案,关注人工智能与学生之间的衔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秦蕊副校长在活动的最后表示:我们会加强领航班级的指导,加强校企联合,合作打造校本系统,指导每个老师带着课题意识深入研究,丰盈自己,不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两位上课教师对自己的尝试进行分享:

张明阳:

       我使用AI听说课堂技术带领学生练习与反馈。在课后的研讨环节,两位教授给我们指出了最重要的研究问题:如何发挥AI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通过教授与专家老师的指导,我意识到:作为一线教师,在使用AI语音工具时,我们要把握住它的工具属性。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真实性,对学生学习内容的重点也要有突出的针对性。最终将这一技术落到学生的学习上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李艳:

       AI赋能语文高效课堂——《鹿角和鹿腿》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四位一体。

     《鹿角和鹿腿》为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读课文,讲述了一只鹿喜欢自己美丽的角,却嫌弃自己的腿难看。一次是历险中,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了命,可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本次,我借助AI教学《鹿角和鹿腿》的第一课时,在教学设计前,我深入研读课标和教参,思考怎样让孩子在语言情境中识字写字、朗读理解和表达运用。学习操作AI听说系统,我思考怎样发挥AI的功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力,以评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学得高效。

以读促悟,学以致用

       三年级处在由朗读向默读过渡的关键期,既要抓住关键句段的朗读练习,又要注意对学生浏览课文快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这两者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判断把握,通过互动来实现师对生、生对生的有效引导和推进。

       因此,我精准教学目标,教学时,以朗读为主线,为学生创设各种朗读的情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重点词句,在引导学生理解“匀称”时,学生能联系生活,关注周围的人和物,让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结合鹿的神态、语言分析,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朗读。比如说:让学生找出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体会鹿得意的、美滋滋的、骄傲的语气和心情。由扶到放,我又让同桌合作朗读表演读,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生对鹿是怎么抱怨自己的腿的句子能配以恰当的表情,鹿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理解语气词和神态动作等的作用后,能当堂运用并拓展,联系生活情境用AI听说系统自由表达,较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AI让师生减负增效

       AI运用到语文课堂中,旨在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自主规划与自我监控,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课堂上,我组织学生们手持AI语音答题器进行朗读测评,然后播放星级较低同学的录音,进行点评,纠正学生发音,巩固易错点,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我还引导学生运用AI听说系统在创设的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中自由表达,学生能积极参与,较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想作为老师,我们要增强数智化意识,学习并尽快驾驭AI,提升个体学习的真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给学生真正自学、互学和助学的空间,让课堂最优化。

       人工智能在教学研究中如何创新,如何将AI技术的先进性更好地融入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创精神中来,人工智能与教学相结合也必将开启新的教育篇章!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22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佘冲街1号
 12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