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84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04-16 来源:本站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三月悄然溜走,春日渐深,花开浪漫,仿佛已触到了夏天的浓情蜜意。不知不觉中,新教师亮相课进入了尾声。
本期,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新教师亮相课展示活动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研究目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夏天”,语文要素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我们在随文识字教学中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创设“走进夏天”教学情境,设计“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基础性学习任务群,达到让学生识字读文的目的。在教学中融合读说训练,让识字写字与孩子的生活、文化、审美建立起联系,使孩子们运用多种方式识字、理解词语。结合低段学生的学段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了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引起儿童学习和表达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和主动探索的热情。
情境读文悟童趣,说话练习系生活
李清老师执教《荷叶圆圆》,李老师在上课前,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了一个荷叶的世界,在展示荷叶的图片中,让学生领略到了荷叶的美,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通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以及通过做蹲、躺、游等动作表演读,创设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整堂课轻松愉悦,学生仿佛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一起享受快乐心情。李老师那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亲切的笑容和自然的教态仿佛夏天里一股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使整个课堂爱意浓浓。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有方法,李老师通过仿说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样的活动训练了学生 的 迁移运用能力;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同时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朗读能力。
课后,组内教师展开针对性研讨,对课堂进行了总结与反馈。
张洁
李老师表情亲切、语气自然,小朋友和李老师的互动非常友好、积极。任务群学习与语文课后习题有机融合,情境设计自然,小朋友学得很快乐!
毛璐
李老师的任务群融合得非常自然,评价语机智,巧妙提示学生常规,以生为主体,学生样态活泼。识字方法非常丰富,带着动作识记生字,学生兴趣盎然。指名读、部分读、多种方式读、学生练习充分。让学生到台前贴板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骆冬琴
新课标强调教学中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作体验,创设真实的情境,比如张开身体体验“展”,靠在椅背上体验“躺”.边做动作边读小蜻蜓的句子等。孩子们既在体验中理解了词句,内化了语言,又让整个课堂动了起来,是一节有趣又有序的好课。
宋冬玲
语文课堂的语文味首先应该是琅琅的读书声,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李老师在教学《荷叶圆圆》时,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梳理荷叶之趣,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多样性,让课堂因朗读而充满活力,因朗读而充满浓浓语文味。
陈宝花
李老师课堂上声情并茂,激情澎湃,感染着台下每一位听课的老师,在她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在情境与想象中读悟并进,入情入境,充分感受着夏日的美好。她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梳理与积累,采用文字溯源、联系生活经验、借助图片、动作演示等多样化、趣味化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汉字音、形、义的认知,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她还特别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课内引入到课外,由扶到放,说话能力步步提升。整节课下来,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完成了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说话表达等多项任务的挑战,也在不断的生成中收获着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升。
趣味识字花样多,朗读训练方法足
龚老师执教《要下雨了》,在随文识字环节,龚老师创设“要下雨了,小兔子回家”的小情境,从遇到小燕子、小鱼儿、小蚂蚁后呈现不同的词组——四字词、轻声词、多音字、要会认的字,用做动作、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认识这些生字,形式多样,没有枯燥的讲述,而是让学生在观察、对比、联系中掌握这些生字。在课文讲解时,龚老师抓住“闷”等重点词,让学生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帮助理解课文,从字、词到句,一气呵成。巩固字词及儿歌的设置,也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恰好地进入。
龚老师在指导不同角色对话时,也很有巧思。注重方法引导,环节推进,每一句话都点评到位,引导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敢表达到会表达,如在学习小兔和小燕子的话时,龚老师引导对“?”和“呀”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兔子和燕子在空间上的距离,引导学生大声读,到最后说话训练时,用双手做小喇叭,学生就明白大声读。循序渐进,先一个动物说清楚,到最后三个动物一起说,还不忘学生自己练习巩固,教师的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恰到好处,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听课结束,组内听课老师对课堂进行了细致点评。
杨逸文
龚老师的课亮点十足,精彩纷呈!首先,龚老师用“轰隆隆”的雷声,“哗哗”的雨声一下子将孩子们带入下雨的情境,揭示主题。接着,教师配乐范读,让学生带着任务听,进而带着任务读,一步步推进,使孩子对故事整体内容有层层深入的了解。随文识字过程中,龚老师更是运用了图片、字理、反复、编儿歌、加动作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在趣味中认识新字,课堂非常活泼、灵动,生字书写指导后更是结合学习任务单教会学生将所学生字加以使用,安排时机巧妙、适宜,值得我们深思。
张婷
龚紫萱老师幽默风趣,课堂也是十分精彩,寓教于乐,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强,善于处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对于每一环节的教学都把握的很好,并且对于学生的评价也都非常到位。
薛璐璐
龚老师执教《要下雨了》一课,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灵动的课堂,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和文本的思维碰撞,突破教学难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悄然提升。课堂中,龚老师拿出湿毛巾,让学生亲手触摸,感受“潮湿”,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物”来创造教学的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情境化,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王嘉敏
龚老师的教姿教态亲和,和学生打成了一片,在学习“腰”这个字时,让小朋友们都动了起来,弯弯腰,找找自己的腰在哪里,整个课堂就活跃了起来。而且龚老师不仅仅是教学书本上的字,还把字带进了生活里,如“空”这个字,“有空”是指有时间做事,那一张没写字的纸是什么呢?是一张“空白纸”,黑板和课桌前有一片“空地”。让孩子们从生活中识字。在指导朗读时,龚老师还特别关注了孩子们的语气,遇到问号时语气需要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
此次亮相课,新进教师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从选题到备课,从试讲到改进,每个环节都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在课堂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也亮出了一颗对教育教学的拳拳之心。
每一次亮相,都是一次磨砺
每一次磨砺,都是一次成长
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次重新起航
一堂亮相课的呈现
一群人的深钻研讨
教育路上,附燕新小教师携手同行
相信经过不断努力与探索
萌动的新生力量定会快速成长
绽放熠熠“新”光!
Copyright © 2022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佘冲街1号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