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附燕新小】山河谣 民族传承的交织传唱——栖霞区小学音乐教学研讨活动第50场

浏览数量:151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4-26      来源:本站

         为深度挖掘民歌教学魅力,推动音乐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实践探索,2025年4月24日,栖霞区“山河谣——民族传承的交织传唱”新课标教学研讨活动在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启幕。南师南京实验国际学校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学校王锐老师、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秦蕊副校长、倪倩主任、王威主任出席了本次活动。全区小学音乐教师齐聚一堂,以课例为载体、以研讨为桥梁,共探民族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活动由杨静老师主持,通过课例展示、互动研讨等环节,奏响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教学乐章。

640 (3).jpg

         第一堂课,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的秦佩如老师以蒙古族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为引,用极具民族特色的导入,瞬间将课堂化作广袤无垠的草原。教学中,她巧妙融合多元教学法,学习长调民歌《草原上》,在干净利落的筷子舞中互动,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蓝天白云下,与牛羊共舞。在哼唱、分析等沉浸式活动中,蒙古族民歌的豪迈与悠远,悄然浸润学生心田。

640 (4).jpg

          随后,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的章晨老师带来新疆民歌《牧童之歌》,通过拍击马蹄节奏、演唱河滩旋律、朗诵河滩歌词等形式进行教学,通过改编歌词、引导学生演唱双声部版《牧童之歌》。从《牧童短笛》到《听一阵阵歌声》,感受不同地域牧童音乐的风格特点。凭借深厚的教学功底与感染力十足的课堂风格,章老师以细腻的指导助力学生,将新疆民歌的欢快热情诠释得淋漓尽致。

640 (5).jpg

         最后一节课,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杨梦佳老师以江苏民歌《杨柳青》为舟,带领学生驶入烟雨江南的诗意世界。这首扬州民歌恰似水墨画卷,轻快旋律如春风拂柳,衬词呢喃似运河涟漪,方言韵味更添江南灵秀。教学中,杨老师以“趣”为引,用方言吟唱唤醒乡土情怀;以“美”为魂,借舞蹈动作与衬词解读,勾勒民歌鲜活肌理。学生在互动与学唱中,触摸到江淮文化的千年脉搏,见证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璀璨新生。

640 (6).jpg

         课后研讨环节,首先由三位执教老师围绕课堂设计、学生反馈展开了深度交流,接着,南京市晓庄小学金钰铭老师、南京市八卦洲中桥小学张璐璐老师、南京市栖霞区石埠桥小学孙雪帆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从课堂亮点到教学细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活动最后,南京晓庄实验学校的王锐老师结合新课标要求,从教学创新、文化理解等维度提出期望,为音乐教师指明专业成长方向。

640 (7).jpg

         此次教研活动是一场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盛宴,更是一次新课标理念的深度践行。三位教师以扎实的教学功底、灵动的课堂设计,为民族音乐教育注入全新活力。相信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上,民族音乐的种子将在课堂沃土中生根发芽,绽放出传承与创新的绚丽之花。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22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佘冲街1号
 12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