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82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12-28 来源:本站
冬藏万物,岁月沉香。冬之美,在于积蓄和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复习工作有的放矢,行之有效。本周,附燕新小数学组围绕的发展“关注高效复习,稳步提升质量”的主题开展了《图形王国》的复习课课例研讨活动。
一、立足课堂 展示风采
王颖老师让学生课前自主整理,将本学期所学有关图形的内容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课上让学生小组交流,查漏补缺,再通过全班交流明确知识框架。在学生交流中明确每个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在学过的平面图形里长方形是最基本的。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掌握单个知识点,同时还能将脑海中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使知识从无序走向有序,深入至思维层次。在练习中,三道基本练习过后王老师采用好题分享的形式展开教学,即推荐一道好题并说明理由。在课堂上,通过生生互动,交流自己推荐的好题。一堂课下来,知识脉络清晰,语言组织完整,学生也在课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说课点评 共同成长
我校各年级组数学教师积极参与了本次评课活动。评课教师们点评精准,指出了授课教师的闪光点,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张晶晶老师:
王老师这节课加强学生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网络。例如:在复习“图形”时,结合本册教材知识较为零散、概念多的特点,王老师引领学生进行了适当的系统整理,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是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概念,内化理解。
朱敏老师:
“整理和复习”是使知识清晰化、系统化、巩固化、应用化的学习过程,是激活知识储备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技能、获得思想方法、积累学习经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王老师的这节《平面图形的复习》很好地体现了复习课的特征,学生在梳理巩固、基本练习、综合运用、拓展提升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实现生长拔节。
杨昕艺老师:
王老师将教学重点定位于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孩子逐一复习图形面积公式,且习题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来复习知识,运用知识。
王小艳老师:
王颖老师展示的《图形王国》这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对于多边形的面积学生在课前将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并记录了下来。课上教师放手让学生互相交流、质疑、补充,教师适当地给予一些帮助,整个交流过程有序、有效,孩子们的表达自信、大胆、从容,这是“最美课堂”。同时学生自己找到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典型错误,自主进行练习和交流,学生知识的薄弱部分也获得巩固和提高,真的很棒!如果教师能对学生整理的题目进行归纳总结,适当改编、拓展就更好了。
王佩云老师:
王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复习课,打破了复习课中常见的就题做题的模式。我觉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两点:
一、在自主活动中回顾整理
在回顾与整理环节,首先让学生通过拼一拼、说一说的形式复习了各个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用到了“转化”的策略。把新的图形转化成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再计算出面积。其实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推导其他图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如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这种“化”使学生对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在自主活动中拓展运用。
本节课王老师的设计意图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虽然练习题不多,但题目的含金量高,一个问题扣住一个问题,将复习过的知识全穿插在其中。如: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让学生体会用拆、补的方法。这样的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素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重新进入一种激越的状态;学生解题时,自觉运用前面整理出来的知识,促进了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
最后陈松兰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陈校长就本节课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侧重点等方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课例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充分肯定了王老师在课例中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例如:小组合作学习要高效,复习课时可以将新授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再现,以确保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复习课的探索之路还很长,我们也必将全力以“复”,继续深耕课堂。
Copyright © 2022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佘冲街1号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