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附燕新小】品语言之美,叩童心之门——记南京晓庄学院王宗海教授莅临我校指导诵读活动

浏览数量:533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03-16      来源:本站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朗诵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为了提升全体师生的朗诵水平,展现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3月15日下午,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特邀南京晓庄学院“童向朗读”专家王宗海教授对我校师生进行朗读指导。此次活动,环节丰富,精彩纷呈。

一、神奇的“三读法”,点亮儿童诵读之灯

三点整,王教授一出现在报告厅,就受到了三、四、五年级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他变身孩子们的大朋友,以语文课本中的不同类型的课文为例,《荷花》《小英雄雨来》《四季之美》……讲解朗诵的基本方法——“三读法”:抓住关键词语读、想象画面读、充满感情读如春日喜雨无声的浸润在孩子们心田,他绘声绘色的示范激发了孩子们诵读的欲望,纷纷成为小小“朗读者”,沉浸在文本阅读中,掌声、笑声,读书声不时在报告厅响起。

二、独家定制,沉浸式学习唤醒诵读之美

四点钟,王教授刚想休息,就被喜爱诵读的老师和同学围住了。王教授平易近人,倾囊相授,亲切地对每一位请教的老师和同学耐心指导。从朗诵的体态、发声的位置、情感的表达,声调的控制……真诚地指出大家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如何提高给予中肯的建议。他积极肯定我校师生的诵读热情,鼓励大家勤加练习,都成为出色的朗读者。

微信图片_20230329090606.jpg

三、体验互动,提升趣味诵读之能

五点半,王教授不辞辛苦,为全体教师带来《核心素养取向的范读基本功与朗读教学基本方法》的指导讲座。他从朗诵的准备——立嗓子和朗诵的功底——变声技巧,引导大家认识发音部位,以熟悉的教材指导大家练习虚实结合的发声技巧,从定位角色,移情体会,化角色,角色化,用感情朗读让不同的课文人物惟妙惟肖,让教师们感受到朗诵的神奇与力量。老师们踊跃互动,在教授的指导下现场调整朗读基调、语调、体态,感悟不同人物角色语言,入情入境,体验掌握“三读法”。

微信图片_20230329090616.jpg

活动最后,韩学红书记向王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也向全体教师们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教师注入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是在朗诵上,我们和学生的每一次对话都需要这样的情感铺垫,都需要这样有温度的发声和互动。希望老师们能够从学习朗诵出发,去揣摩如何在与孩子们的交往过程中进行有价值的语言表达。体会儿童的情感,把话说到孩子们的心里,真正做到“童向说话”、“童向交流”、“童向教学”、“童向移情”。

微信图片_20230329090625.jpg

在王教授的指导下,师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与情感,体会到朗读者的优雅与幸福。

课后,师生们这样说:

金菁:今日有幸聆听王宗海教授的朗读指导,学到了“声断气连”“欲扬先抑”等调息朗读的实用方法。常阅读,勤朗诵,人生之乐事也,愿教育人都能“读”在路上。

胡子文:声音是上天赋予人的乐器,王教授的朗读以声传情,声气相求,让我感受到意蕴无穷的艺术熏陶。在他的指导下,我明白了要想读好一篇文章,一定要挖掘和细味文本创作背后的故事和情绪,只有当与作者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时,才能真正用声音去理解、去表达、去传递。王教授丰厚的学识涵养、圆融浑厚的音色、幽默风趣谈吐、优雅沉稳的体态以及高超的朗诵艺术让我深深敬佩,我也会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将所悟所得运用到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让孩子充分地读、优质地读,在朗读中培养语感,体会语言的魅力,涵养生命的成长。

王嘉敏:通过王教授的指导,我发现了自己朗诵短板所在,就是没有用到胸腔共鸣,虚声和实声结合,声音激昂的时候仅仅用到了喉咙,没有共鸣,就没有感染力,声音也高不上去,王教授耐心的指导和演示,让我感受到了朗诵的魅力所在。

骆冬琴:首先很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样好的学习机会,也非常感谢王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生动展示。在他的展示中,我体验到了文字之美,我们可利用声音传达情感。王教授还带我们具体分析了三读法的实施路径,帮助我们领悟如何将朗读教学指向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叩开了那扇教育之门,让我醒悟原来还可以这样教,这也提醒我以后要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研究,让孩子们也能品味文字,做小小朗读者!

王威:通过声音传递情感,通过朗诵传达感情。王教授的讲座生动有趣,我也学会了指导学生朗读的秘籍。抓住关键词语读、想象画面读、充满感情读,以后教学时可以像王教授这样以读代讲。

张倧:经过王教授的朗诵教学,我收获颇丰。我明白了诗歌的风格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激情豪放,有的悲伤愤懑。然而在任何一首诗歌中,他的情感都有不同程度的起伏变化,只有真正读懂诗歌才能准确演绎。不能在悲伤的时候展现出慷慨激昂,更不能在满怀美好憧憬的时候面无表情或满脸悲壮。在朗诵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己的语音语调、断句停顿中体现出作者此刻的心情,让观众身临其境般看到作者的内心。根据不同的诗歌意境,正确的处理呼吸、停顿、语速和轻读重读等,方能展现出诗歌的感染力,用诗歌特有的魅力打动观众。

学生李文蓬:王老师的朗读绘声绘色,扮演角色惟妙惟肖,我喜欢他的课,我以后要向他一样来读书。

学生邱天乐:王老师今天请我和他分角色朗读,我很激动,他提醒我加入自己的想象,果然好很多,我很开心。

学生郑雅文:听了王老师的课,课文里的那些角色好像都活生生地站在我的眼前,我学会了“三读法”,以后要天天练习,争取向王老师那样读书,成为优秀的“小小朗读者”。

本次培训活动,师生们收获着、积累着、成长着。在朗诵中获得心灵的共振,品味到中华语言之美,也在朗诵中叩开了有感情、有思想的优质教学之门。

我们一起来练习诵读吧!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22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佘冲街1号
 12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