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89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发布时间: 2023-03-28 来源:本站
在万木峥嵘、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好季节,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教科研水平,发挥教学资源优势,搭建交流平台,推进“趣学”课堂深入实施,尽快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3月开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开展了“春天与我同行——骨干青年同台互学”系列活动,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参加学习研讨。
骨干引领树榜样
识字写字教学怎么教?这是低段教学研究的主题。“引导发现与主动探索哪一个更重要”“日常积累与重点研究哪一个更重要” ……“别让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带着这样的思想进行我们的教研活动。
陈宝花老师执教《雷雨》一课,在活动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低年级阅读课,给低段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也真真实实展现了我校 “趣学课堂”的教学范式。陈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雨”为话题引入课题,采用文字溯源、联系生活经验、图片比对、动作演示等多样化、趣味化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汉字音、形、义的认知,一个个汉字为载体的学习,感受汉字博大的文化内涵,奠定了语文基础。又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关注标点等多种方法带领学生读中有悟、以悟促读,入情入境,充分感受大自然奇妙的雷雨变化。课堂上,她始终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次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她高效而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不仅赢得了老师们的啧啧称赞,更是激起了他们的深入思考。
从教学目标到课程理念,从教学方法的使用到思维能力的创生,深入浅出,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老师们共同的追求。通过骨干教师榜样引领,力争让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成为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新型教师。
新秀亮相展风采
新教师是学校不断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为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夯实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新教师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制作课件,通过反复的备课、听课、评课、修改,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青年教师的“亮相课”中,展现青年教师的活力和激情,学科组教研氛围空前浓厚。
骆冬琴老师执教《端午粽》一课,潜心思课,深入研究自己的教学思路,请教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以激起设计灵感。在课堂上,心中有爱,眼中有生,注意用语气、语调和节奏表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关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处处用心,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关注互联网时代的语文学习,将巧妙的学习资源融入课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本次亮相课,对于登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是成功的。望着他们的笑脸,今天的课堂与讲台点燃了他们的激情与活力,今后他们一定要主宰好自己的舞台,让自己在学生、讲台、粉笔、黑板之间轻舞飞扬…
这是对青年教师的一场课堂基本能力的检验,也是给她们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青年教师亮相课,它是摇篮,推动着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它是契机,推进广大教师教学教改;它是平台,推出一批又一批脱颖而出的新秀;它是动力,将教育教学质量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峰。
砥砺前行研发展
“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本次骨干青年教师的研讨课,亮出了教师的活力和风采,同时增进了教师间的学习交流,达到了教师间“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并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推进我校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李 清:陈老师的教学扎实、有趣、高效。陈老师紧扣新课标理念把握文脉,除了用好教材,她还多样化地加入图片、声音等素材,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中感知到环境的悄然变化。在教学效果上,陈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对于“沉、垂、迎、扑”等动词的突破理解非常到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精妙的过渡语设计让我知道随文识字也可以如此流畅自然,有心、有序、有料的语文课堂真美啊!
许振玉:陈宝花老师的这节课非常精彩,有很多亮点,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1.随文识字很精妙。随文识字贯穿在课堂环节的始终,设计巧妙,行云流水。如通过乌鸦的图片来对比识记“乌”字,由“乌”字理解“乌黑”的意思,再到体会叠词“乌黑乌黑”体会程度之深。循序渐进,由识字到理解词语再辐射到对整个句子的感知。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2.朗读指导有方法。陈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 围绕关键词体会情感,想象画面,再让学生带着感情读。有了这样层层递进地情感深入,学生对朗读就有了抓手,能够读得入情入境。3.过渡语凝练艺术化。陈老师的课堂过渡语简洁凝练,既起到了环节推进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艺术化地用语言为学生创设了多样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一直有着思考,探究的积极性。
金 菁:习惯养成,功夫在平时。从这节课中能看出陈宝花老师在平日训练学生的听讲,习字发言等习惯养成上下足了功夫。公开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更是展现了班级风貌。二1班孩子的发言与思考令观课教师们啧啧称赞。
宋冬玲:骆老师在识字教学“总”字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创造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让汉字在具体的情境中鲜活、丰富起来!“一点一撇就像外婆的眼睛,她正看着远方等我们回来。”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的联系,让孩子感受到学汉字的乐趣!
张 婷:骆老师的评价语是个亮点,在评价语中,渗透读音的教学,具有巧思。通过针对性的评价,指导孩子分层次地朗读,不仅读通读顺,而且引导孩子在情境中融入情感。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场景,调动学生走入课文,体会情感,活跃思维的积极性。
龚紫萱: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浓缩,是知识本质与教学思路有效融合的体现。对于一年级课堂,板书设计更要注重直观性和生动性。骆老师的板书“粽子”的图片,箬竹叶图片和“青青的箬竹叶”、红枣和“红红的红枣”、糯米和“白白的糯米”,再以“好看”“好香”“好吃”特点做总结,文字和图片相结合,既提高了板书的趣味性,同时也带动了学生思维提升。
张 洁:骆老师教态自然,并能及时进行组织教学,班级孩子的听讲状态很好。新课标倡导教学评一致性,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优化教学设计,从而培养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从构建生本课堂的角度上说,这一节课是儿童的课堂,儿童在课堂的有效参与中体验到端午粽背后的情感和价值,在小朋友们已经正确朗读的基础上,骆老师鼓励朗读,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读书声进入课文的情境,以评促读,在个性评价中推进了感情朗读的层次,有思想,有审美,是特别值得学习的一堂好课。
李 清:《端午粽》一课结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从小处着手,注重创设情境,任务明确,激发想象,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低年段课堂中,我们教师需要用爱和智慧去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能感受到幸福快乐的学习体验,让课堂“活”起来,让孩子们真正学起来。
与智者为伍,与贤者同行
在学习的路上
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美好
带着我们前行的力量
怀揣着这份美好
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成长
Copyright © 2022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佘冲街1号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